? ? ?

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,不是對勤勞的獎賞

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,而不是對勤勞的獎賞

昨天知識星球里有個小伙伴向我提問,她說自己每天都覺得很忙,星球看項目,社群參與話題跟別人聊天聯(lián)系感情,想著可以引流,還會去看各種教程,但是一個月下來,除了寫了幾篇文章,每天堅持發(fā)朋友圈之外,啥錢也沒賺到,最關鍵的是,感覺自己啥也沒學到,大腦里沒有一個系統(tǒng)性的認知。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,不是對勤勞的獎賞插圖

我估計80%渴望成長,想要通過自媒體賺錢的人,都經歷過這個階段,包括我自己也經歷過,首先別慌也別情緒內耗,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,從無所適從的迷茫感,然后撥開云霧發(fā)現問題的真正所在。

這個問題很簡單,大多數人還想用學生時代的方法,來探索成年人的生活,或者說他們還沒有把自己的身份轉換過來。

學生時代,老師給目標,給方向,指哪打哪,告訴你門做完這100篇卷子,然后好好聽我講題,你再去考試就一定能答出個不錯的成績。在這種學習場景里,你自己不需要過多的思考,把思考放在具體的題目上就行了。

但是成年人的世界,沒有唯一答案了,就像上面這個小伙伴說的,他看星球,混社群,發(fā)朋友圈,就是很勤奮,但是勤奮要再有價值的目標上,才會有效果,而且成年人的反饋跟學生時代的反饋不一樣。

學生時代,試卷就是一個清晰的反饋,你學的咋樣,考試完畢之后,卷子的分數非常直觀的給你反映出來,哪些題扣分多,就要去多做,如果分數極低,說明學習態(tài)度有問題。

成年人呢?哪有生活的試卷?哪有賺錢的試卷?你必須得給自己創(chuàng)造各種反饋,比如說定期去找做出成績的人聊聊,讓他們看看你最近的行為路經,是不是跑偏了?方向定位是不是錯了?展現出來的個人調性是不是吸引人?

就像我標題里說的: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,而不是對勤勞的獎賞

你的認知正確,知道什么是有價值的,知道做什么會給到你更好的反饋和結果,甚至不需要很努力,都能看到錢。但只要你漫無目的的瞎努力,最后肯定是又累又沒結果,還不如躺平玩呢。

給大家3個步驟,可以作為自檢清單:

第一步:想賺錢,不要去進行結構學習

啥叫結構學習,比如你想做視頻號,然后就去買一本視頻號從0-1的書或者課程,開始一章章的學習,這個就叫結構型學習。

錯錯錯錯錯,結構型學習適合創(chuàng)造類的領域,比如說醫(yī)學,或者法律,你想從事這些領域,就要去從0開始學習基礎知識,最后有了基礎知識的打底,才能夠解決具體的問題。

賺錢,一定要記住,必須應用自然學習法,簡單概括2個方法:趨勢?模仿。說今年小紅書大家都在做,別怕是紅海,你也要做,紅海證明有錢賺,證明是市場足夠大,然后直接找到一個適合自己模仿的人就行了。

去看他每天做啥,去看他每天說啥,去看他的關鍵動作是啥,模仿著他來,你就能賺到錢,別自己瞎努力。

第二步:每天晚上堅持復盤,說你今天覺得忙忙碌碌毫無結果,沒關系,晚上睡前復盤一下今天的動作,看看哪些是無效動作,哪些動作讓你覺得很充實,或者被別人接受反饋了,明天就去掉無意義的動作,然后把有效動作堅持重復去做,時間長了,有效動作越來越多,你必然會有進步。

第三步:隨時找人聊聊,人是社會性動物,把你困荒島上1年,沒人跟你說話,沒人給你反饋,出來之后,你肯定說話不正常,行為也不正常,不是你的問題,而是失去反饋后,你就不知道自己做的某個動作在別人眼里是否正常了,不正常的,別人不提醒你,你就覺得挺好,越做越離譜,越活越抽抽。

0

評論0

請先 !

沒有賬號? 忘記密碼?